进击的阿秀
订阅
与优秀的人一同成长,做牛逼闪闪的职场青年!
进击的阿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会员可查看最新的全部文章

^__^ 10 / 10
遇到困难不要总抱怨,因为这既是伤害,也是上升的阶梯。困难就像是,我们上学时考试失败,考砸固然让你难过,但是也揭示了学习上的问题。问题不解决,你就会一而再地考砸,但如果问题解决了,你也就进步了。上天不会无缘无故,给你「一耳光」,所有的挫折都是在提醒你,应该做出改变了。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上天渡你的时候,往往会有哪 3 个信号。第一种就是,你做的这件事情面临重重困难,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转机。马云说过,真正的好机会,应该一刀就扎出血来。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还是一点转机都看不到,那就是这个项目有问题。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还不够努力,缺少人脉背景……其实在成事的各种因素里,个人努力的排序是很靠后的。真正适合你的事情,轻易就能看到回报。孙子兵法说,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你之所以频繁失败,更可能是因为项目不靠谱,事情不适合,条件不成熟,遇人不淑,大环境不好……或许你该及时止损,而不是责怪自己。第二种就是,事情来到了最低谷,你已经被「干」得伤痕累累,有千斤压力。有时候「死磕到底」和「及时放弃」,同样都是美德,唯一的区别,就是你得看,这件事还有没有希望。我有个朋友在河北燕郊,在 4w 一平的高位,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已经跌倒了 7000+。去年他就已经失业了,后面靠着存款和借钱,还了一年房贷,今年实在扛不住了,不光存款见底了,妻子也跟他离婚了。继续还贷吧感觉不值,何况也没钱了,不还贷又觉得万一房价回暖呢,这套房可是凝结了六个钱包的力量。他有次问我,真的还有必要死磕这套房子,想办法筹钱还贷,等到房价回暖么?其实答案显而易见,买房是为了好好过日子,如果因为买房把日子过崩了,落一个妻离子散,那就得不偿失了。第三种就是,遇到了一种让你跳脚骂街的思维,或者一个比你强但横竖让你不爽的人,这往往意味着你的思维认知该升级了。人经常会陷入自己的思维困局,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对,觉得自己的想法无比合理。因此遇到让自己感到不适的观点,就恨不得跳脚骂街。但让你感到不适的观点,反而要被谨慎对待,倒不一定是谁正确,毕竟很多事情换个角度或许都有道理,但这种让你不爽的观点,大概率会给你一个全新看问题的视角。当你保持开放心态,能够宽容面对异见观点,你才会成长。
^__^ 10 / 09
都在说经济下行,但是今年国庆到处旅游的人,却多起来了。一看网上,这个在哀嚎降薪失业,那个说自己买的房子价格暴跌,还有的说自己毕业三年没工作,只好跑滴滴送外卖。一看线下,这个去北欧看极光,那个去澳洲看袋鼠,最起码也是在国内各景区,玩上他一星期,然后参与回城上班大军。好像线上线下,是两个世界。但我感觉这是一种「逃离」,生活如此压抑,大家必须离开此处,去彼处寻找一点新意,重新找回活着的感觉。因为在日常庸碌的生活里,我们每天都按部就班地生活,忙着忙着就很容易失去对自己的「体察」。这就是村上春树说:“当你只顾着向前跑的时候,很容易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所以旅游更像是一种,重新找回自我,让自己的生活感受到一点新意和刺激,这也是一种提升幸福感,对抗繁重生活压力的一个方法。但毕竟你没办法一直旅游,在这里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分享一些重新把心念放回自己身上,找回对生活掌控感,同时提升幸福感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正念感知」。《此刻是一枝花》这本书说过,所谓正念就是时刻把念头,拴在自己的身上。吃饭就感受食物带来的美好,走路就感受脚底踩在路面上的感觉,吃糖就仔细感受舌头上的甜味……这个理念看起来简单,但是效果非常巨大,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感,并不是因为生活中缺少美,而是因为缺少发现美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不分心,把注意力聚焦当下的手头事,幸福感就会提升。第二个方法,就是「发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的时间是不是被塞得满满当当,白天上班、回家做饭、看孩子写作业、睡前刷手机,甚至连上厕所都在看短视频。但是你基本没有时间跟自己相处,你的心念时刻在为外物而转动,所以很多时候你就感觉特别压抑,也很难感受到快乐。所以我建议大家,每天拿出半小时什么都不做,就去公园里发发呆,看看树,看看草,看看行人,看看阳光透过树叶,撒在地上的光影……你的幸福感,也会大幅度提升。第三个方法,还是「断舍离」。断舍离可能很多人,都已经听腻了,觉得无非就是扔东西。但其实断舍离,是很能提升幸福感的,因为你在重新思考、收纳、清理冗余物品的时候,你需要不断地思考:这件东西跟我的关系,怎么才能让生活空间更舒服方便,我五年没用过这件东西,我真的会用上么?其实就是不断追问自己,你跟整个生活空间的关系,以及你跟自己的关系,这是提升幸福感的核心方法。
^__^ 9 / 30
最近我中午吃饭的时候,抽空追了一部国剧,是何冰跟郝蕾主演的《情满四合院》,也被网友称呼为《禽满四合院》。在这个剧里面,何冰饰演的「傻柱」和郝蕾饰演的「秦淮茹」,就是过度付出的典范,即使放在那个历史背景当中,也非常罕见。一方面,过度付出很难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甚至很容易因为「过度付出」,而转向「过度索取」。秦淮茹是个年轻寡妇,不仅带着三个幼子,还带着自己的婆婆。但是为了自己的感情和私利,几次三番破坏傻柱的相亲,最终跟傻柱在一起,后者把这一大家子都养了起来,自己一分钱没留。但是这三个孩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大儿子受人挑唆几年不跟傻柱说话,甚至因此傻柱夫妇也不敢要孩子。老二老三两个女儿,虽然看起来跟傻柱不错,但是在家里有矛盾的时候,动不动就说「不认傻爸」。但最后依然是傻柱托关系,帮大儿子找了工作,花钱帮他去了媳妇,花钱嫁了秦淮茹的闺女。剧里的反派许大茂看的其实很清楚,秦淮茹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长期饭票。在那个特殊年代,一个寡妇在北京养活一老三小是极其困难的,从利益的选择来说没什么错,只不过在实际上造成了傻柱被过度索取。这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扶弟魔这类话题被大家疯狂diss,当你开始无条件向别人输出金钱和精力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过度索取。很多人说,那我看他们很可怜,又是亲人、邻居,他们过得不好我心里难受怎么办呢?帮助可以,但不要圣母心,尤其是不要影响自己的生活,人就是投入越多越会沉浸其中,自我感动到无法自拔。另一方面,过度付出很容易造成真正的责任人,责任缺位。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挑起来,就是纵容责任人的缺位。傻柱大杂院里有三个大爷,一大爷没儿没女;二大爷的三个儿子,因为年轻时老挨揍,不给父母养老;三大爷精于算计,四个儿女一个比一个抠。三个大爷最终都被傻柱夫妇养起来了,甚至到了搜罗家底赡养的程度。傻柱夫妇在传统语境里,当然是很好的大善人,但是这也就导致了二大爷和三大爷家的孩子,在赡养老人中的缺位。这就跟很多公司一样,本来是别人的工作,你觉得自己还有时间、有能力,时不时帮别人一把也没什么。久而久之,别人的活儿就成了你的活,你不干别人还不愿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过度帮助别人,只会模糊责任边界,把本属于别人的责任,扛到了自己肩上,最后还没人真正感激你。还是那句话,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__^ 9 / 29
最近个新词「力工」,意思是出卖体力换钱,包括但不限于送外卖、跑代驾、打螺丝。这个词带有点侮辱性,但很多人进入这些工作的时候,是带有一丝憧憬的:只要我玩命干,早上五点起床跑外卖,晚上十点跑代驾,终归是能翻身的。但现实很悲哀,靠体力赚钱,是很难很难翻身的。靠体力赚钱,这是最底层、回报最少的赚钱方法,完全是靠出卖时间体力赚钱,看起来干得越多赚得越多,但是人的精力体力都是有限的。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体力劳动付出的脑力最少,因而不具备差异性,全社会提供了大量同质化的体力劳动,因此溢价不高。其次,体力劳动赚钱是线性的,但是生活成本增速不是线性的。你在青壮年时期,每年赚钱增速都差不太多,但是生活成本、房价、教育、医疗,这些的增速不是线性的。第三,当下分配格局中,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往往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大量既得利益者,盘踞海量财富,构建了收入壁垒,比如打造平台收中介费,打造大公司赚底层员工的剩余利润,拿相关牌照赚垄断的钱……你会发现,虽然出了大力,生活境遇也有所改善,存款可能也在增多,但是总有一道无形的天花板,隐隐约约在前头拦着你,让你继续沿着力工的老路走,只能线性增加存款,但如果到了一定年龄,收入就只会下滑。自古以来的现实就是,收入分配,对力工阶层从来都不友好。但这并不代表,力工阶层没有翻身的希望,因为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奖励,能思考、能放大、爱表达的人。想要多赚钱,要做的不是增加「力工输出」,而是想办法学习、思考、放大。有些人可能会说,你这种想法太傲慢了,我要有这个脑子,怎么会当上工地民工;我一个保洁阿姨,连手机都不会用;我要是能吃的了学习的苦,怎么会来打螺丝……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实际不管是民工,还是保洁、外卖员、快递员,都有不少人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了一笔客观的财富,起码不比白领少。对于这些朋友来说,赚钱的路径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做好信心建设,不要觉得自己啥啥都不行,只能靠出力赚钱。第二步,根据自己的赛道,找到流量竞品。第三步,模仿竞品发内容。第四步,多试错,多学习,发掘适合自己的赛道。第五步,开发自己的产品模式,和收入模型,靠流量赚钱,不再只算计时工价。
^__^ 9 / 28
现在很多人动不动,说自己慕强,但都有隐藏内涵的。有些女生说自己慕强,是为了高嫁,找个血包老公从此富贵无忧。有些男生说自己慕强,是为了高娶,从此少奋斗十年二十年。还有些人说自己慕强,是美化跪舔,对有钱的翻青眼对没钱的翻白眼。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是慕强,而是在媚上,说难听点就是跪舔。他们「慕强」,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要么是白嫖,要么是精神胜利法。但在他们的心目中,认为这种慕强,是自己向往优秀、渴望进化,认为自己有一颗不甘平凡的心,但是又有一种病娇心态,认为自己不能努力工作,没有一直向上的热情,更没有功成名就的命格。于是就把跪舔、高娶、高嫁,当成了一种另类的个人奋斗。这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陷阱。因为真正的慕强,本质应该见贤思齐而自强,而不是羡慕别人想白嫖。真正的慕强,是把强者当成一面镜子、一架梯子,甚至是上行的台阶。因为慕强的终极诉求,应该是自强。你羡慕别人的哪些优点,就应该把那些特质,内化成自己的能力。你羡慕别人的人脉资源,构建社交圈的方法,打造自己的人脉圈。你羡慕别人的深刻认知,就应该逼自己读书、学习、实践,而不是不学无术。这种慕强,远比高娶高嫁要难得多,因为本质上是在雕刻自己,最终你就要像那个强人一样,熬最晚的夜,读最难的书,扛最大的压力,面对最难解的局。人是在这种战斗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在慕强中成长起来的。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既然这么难,那嫁个好老公在家里做阔太太,被富婆看重做她的小奶狗,看起来就容易得多。但是你也要知道,一切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等价交换。当一个被拯救者、被供养者,远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可能比你自强的概率还要更低。因为你要哄着对方、求着对方、迷着对方,对方才愿意掏钱供养,有这个本事受这种委屈,极少有人能忍得了。所以把羡慕的那个人,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竞争的对象、模仿的对象,你也会越来越强,最终跟你羡慕的人比肩。这种关系才是最健康,也是对你最有利的人际关系。
^__^ 9 / 27
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享受锦衣玉食,生活安逸。还有些人梦想来到罗马,他们出身不好,一身风尘两脚泥,需要漫长的攀爬,才能来到罗马。这样的人能从底层杀出来,都经历了一场别人看不见,但是硝烟弥漫的战争。我认为这样的人,都有几个特征。这里我也要提醒一下,很多人可能看不了这个,觉得对穷人要求太高了。但那是没办法,无限风光在险峰,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忍受超出常人的痛苦和磨练。 01 超级乐观主义精神,对未来无限憧憬很多从底层出来的大佬,不是没有迷茫、失望,甚至也经常想要放弃,但是往往在短暂陷入低谷之后,会继续爆发强大的乐观主义精神。甚至这种乐观,可能都没有源头,就是莫名其妙的乐观、自信。所以不管身处什么困境当中,他们也会继续向上冲,无非是偶尔迷茫失落,休整一段时间就会继续上路。他们很难允许自己躺平、懈怠,因为远方,才是他们永远的征程。 02 目标感强,从很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从底层杀出来的人,对「成事」有很高的渴望,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具体的事业上。因为矫情、傲娇、躺平、自暴自弃,对于这种高目标感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奢侈了。以至于这类人,给别人一种功利感,因为他们总想着快速推进,早日达成目标。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吃饭睡觉,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已。这类人可能也会爱享受,但是感观享受的重要性,始终比不上事业成就带来的刺激感更大。 03 正主意多,靠自己能想得出很多办法生活中有无数个「卡点」需要被解决,凡是从底层杀出来的人,都是解题大师,多数时候他们不太需要别人出主意,就有各种点子来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谁也不靠,谁也不依赖,永远靠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练就了一身能耐。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容不得一丝软弱,永远都在解决问题,而不能陷入纠结、犹豫中。 04 执行力强,也能忍受巨大的辛苦和无聊成就自我的道路,都充斥着大量无聊、枯燥的工作,熬得住的人就成了,熬不住的人就放弃了。吃苦吃的不是体力的苦,往往是脑力、无聊的苦。 05 敢于自我迭代,极致的理性实事求是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关注的不是「对不对」,而是尊严、面子、虚荣。但实际上成事的道路上,容不得半点矫情,因为个人喜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需要。这就意味着,你得不断调整,不断迭代自己,一次又一次换脑、换血,逃离旧的、僵化的自己,才能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