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发了条推送,有读者问:平时能坚持做一件事,但一旦中断了,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怎么办?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于是,昨天写了篇推送:习惯一旦被打破,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怎么办? 有一些延伸的想法和观点,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简单来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我们无法从一件事情里面得到反馈时,我们就会把「坚持做这件事」本身当作一种反馈。因此,一旦中断了,计数器清零,这种坚持变得没意义,我们也就失去了动力。所以,想要让自己能够坚持做一件事,就需要不把「坚持这件事」作为反馈,而是想办法从这件事里面得到反馈。这就涉及到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把自己作为观察的视角,去体会和感受自己做一件事情时,内心所产生的感受。举个例子:不少人说,想锻炼,但很难长期坚持,中断了就懒得去了。这就是因为你把「坚持锻炼」当作了一个目标,这是很难长期坚持的。更好的方式是:去感受自己锻炼之后身体内部所产生的信号 —— 精力是不是变好一点了,耐力是不是变好了一点了,大脑是不是变得更活跃一点了……把这种感受作为反馈,让它推动你继续去锻炼,直到成为常态,「不去锻炼就难受」。同样,很多人做了笔记之后总是放着积灰,从来不看。其实,也可以试着从「复习笔记」里面找到乐趣。比如:我能否只看标题把内容回忆起来?我能否把这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我能否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等。这种「向内观察和感受」的视角很有用,但也很容易被忽略。我们往往把注意力和视角放在外界,急着去追逐新信息的刺激、新事物的冲击……所以,我会建议你:日常通过一些练习,让自己熟悉和掌握这种「向内观察和感受」的习惯。比如:分享一个简单但很有用的思维习惯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再比如: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急着把它做完、不要急着出结果,而是问问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什么?我有些什么想法?产生了什么情绪?有什么样的手感?等等。这可以使你更容易变得专注,能更长久地投入一件事情。如果你还没读,也很期待你读一读昨晚的推送: 习惯一旦被打破,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怎么办? ————最近写了不少关于行动力的文章,因为刚好在系统整理这方面的内容,接下去可能会换一些选题。已经8月了,大家注意避暑,防晒,多喝水。谢谢你的陪伴和关注~晚安。

L先生说 2025-08-01 21:3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