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AGI 的一次问答写了篇 GPT-5 的笔记,有墨友问:GPT-5 的 AGI 并没有体现出来啊,这是否意味着 OpenAI 开始走商业化方向,不做 pre training 的事儿了?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从初步公开的基准与功能来看,GPT-5 确实是一款“更强的大模型”,和 AGI 关系不大。也就是说,没有来到大众想象中的 “AGI 时刻”。事实上也没那么快,快都是自媒体意淫的。Sam Altman 在发布前的电话会上直接承认,模型仍缺乏持续自我学习等关键能力,“离真正的 AGI 还差重要的一步,或者说,还差很多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OpenAI 放弃了大规模预训练路线。 GPT-5 深度整合了 GPT 系列的预训练能力与 o 系列(如 o3)的推理与规划能力,实现快速直觉反应与深入逻辑分析的融合,支持多模态输入(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更长的上下文窗口(可达百万 token)。同时,如果你已经开始使用 GPT‑5 了,你会发现,在 ChatGPT 中移除了模型选择器,只有一个 GPT-5 和 Thinking,系统会自动路由,用户体验更简洁易用,并新增“vibe coding”智能编程、个性化“角色(personalities)”和第三方服务整合(如 Gmail、Google Calendar)等等。显然,OpenAI 并没有停下预训练,只是优先级更偏重商业化。随着其他巨头的迫近,OpenAI 的商业化节奏的确在加速:GPT-5 直接面向 Plus、Pro 用户分级开放,并在 API 里提供多种尺寸与计价选项;深度推理版本 GPT-5 pro 甚至绑定更高收费档位,一月 200 刀,童叟无欺。也许 OpenAI 需要通过产品收入来为下一轮更昂贵的训练买单,但他们的融资应该足够啊,具体怎么考虑的,可能只有 Altman 清楚了。从路线图看,OpenAI 仍在投入基础研究,包括针对持续学习、可解释推理和更长上下文的新试验,只是把研究与产品发布节奏做了更紧凑的耦合。所以我的理解是,GPT-5 没有达到 AGI 很正常,但并不代表 OpenAI 转身成为纯粹的“应用公司”。更合理的理解是:在资本密集型的前沿模型竞赛中,商业化收入已成为下一代更大规模预训练与强化学习实验的燃料,而不是它们的终点。

MacTalk 2025-08-09 12:4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