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腰杆怎么硬了?淘宝闪购为什么能追上美团? 8 月 7 日到 9 日,淘宝闪购连续三天日订单量突破 1 亿单,甚至在 8 日、9 日这两天,单量直接超过了美团。这个结果两年前简直不敢想。如果我们马后炮去分析一下这种互联网经营事件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淘宝闪购的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可谓行云流水,大开大合。 7 月份,淘宝闪购在商家、消费者、骑手三端加起来,砸出去了 100 亿的补贴。这个数字,美团同期的投入差不多是它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这就是一场本地电商的夏季大促,淘宝选择的是“全链路撒钱”,从源头到终点,全都补上。而美团在这个节点上,策略重心转向了后端运营,减少非闪购类的补贴,聚焦骑手体系,打法相对保守。淘宝闪购补贴的重点是奶茶、饮料这些快消高频用户敏感度高的品类,说白了就是你手机打开 App 第一眼看到的商品。这招稳准狠,高频打入口、拉新更轻巧。而美团呢,在这个品类的补贴力度正好退了一步。于是淘宝趁势切进来,接住了流量,抬起了订单。统计口径:淘宝闪购统计的是完成交易的订单,付钱了还没送到也算,而美团是完成履约的订单,就是送到消费者手里的订单。从用户视角看,交易就意味着我买了东西,这个数字来的更“即时”,但订单统计上,美团是吃亏的。淘宝闪购能在订单数上追赶美团,靠的不是一招鲜,而是一整套系统打法的升级:撒钱,撒在用户心尖上;补贴,补在入口品类上;履约,做得越来越像“本地生活平台”。我们过去总觉得,美团是干本地生活的,阿里是做货架电商的,水火不容。但今天你会发现,这两条路正在交汇,淘宝闪购不是外卖,它更像是一个本地快周转的新渠道。别忘了,这背后还有饿了么、淘鲜达、盒马都在提供补位资源。事实上,即便淘宝不做闪购,美团也会继续入侵货架电商。感觉淘宝这个平台正在重构,这是好事。我觉得淘宝终于意识到:用户要的不是一个“平台”,而是一单一单能迅速拿到手的商品。就像当年 iPhone 靠 App Store 改变了手机的使用方式,现在淘宝靠闪购,把买东西这事儿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快、准、直接。剩下的,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因为烧钱容易,建立习惯难。当然了,美团也没慌神,人家不紧不慢的说:以美团的体系能力,如果用对方的方式做补贴,想做多少单就可以做多少单,但美团并不需要这么做。希望中国的大公司,越来越强,多做点普惠老百姓的事儿。

MacTalk 2025-08-13 11: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