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条帖子:男女主都是985毕业的人生赢家,男主30岁在大厂当P7,年收入80万,女主在投行做分析,年入60万。 2021年尽管有疫情,但是房价并没有大跌,,两个人满怀信心贷款800万,再加上自己的存款和父母的支持,在上海外环买了一套改善房,月供4万2。当时他们觉得,收入还月供绰绰有余,大形势也不坏,两个人觉得有光明的未来。悲催的是,男主23年被裁,女主也遭遇业绩暴雷,全员降薪而且奖金归零。五年过去,他们买的房已经跌掉首付,挂牌价已经比入手价低了200万,卖房反而倒欠银行几百万。先不论这个故事的细节,但确实揭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大城市维持繁荣,靠的是收割中产。以前大城市蒸蒸日上,靠的是「三轮模型」:不断上涨的房价、越来越高的工资、小城市六个钱包的输血。在经济上升的时候,这是最完美的模式,收入高、资产涨、有面子,未来很光明。但形势一变,旧模式走不下去了,房价不断下跌,工资不仅不涨还可能被裁,三轮模式从「资产上升飞轮」,变成了「资产绞杀飞轮」。以前那些拉高杠杆买房的,一年花几十万上国际学校的,妻子全职在家不赚钱的,每年必须出国旅游两次的……一线城市的中产们,现在都在瑟瑟发抖。现在教育可能是城市中产们,吊着的最后一口气了,觉得再苦不能苦教育,押宝孩子的未来能考上985、211。但是他们没意识到一个问题,未来的社会可能更加板结,就算孩子有好学历,如果没有一个富足成功的家庭背景,没有好的生意可以依靠,可能就会成为新一代打工人,大概率远不及自己的父母过得好。更何况,10年前的学历含金量,要远比20年后的学历含金量更高。我去年去新加坡,当地人就跟我说,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本国人,在新加坡都得做贡献,本地人很多七十多岁还在工作,外国劳工过了壮年,就要被赶出新加坡,因为新加坡不养闲人,才能维持社会活力。国内很多一线城市,虽然没这么赤裸,但也有这么点意思,更欢迎上层权力精英,赚够三五代人财富的富人,贡献全部剩余价值的高学历打工人,和源源不断的青年服务人员。而辛勤工作的中产们,如果不能步步登高,也不过是用自身血肉,完成了对大城市的一次献祭。顺便插播一条广告,我的《52节人性大课》上线了,现在早鸟价仅需299元,9月1日恢复原价699元,后续每年都会更新涨价,购买一次后续均免费学习,购买请加微信:axiuzh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