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的时候,我开始了一个计划,叫做:深夜笔记。每天晚上写下当日的心得,可能是一条阅读笔记,可能是拍的一张画面,也可能是自己的某个感受。这些我都保存在了软件 Zine 上面。前两天在删除 App 时,我差点就删掉了它,还好「手下留情」。打开后,又看到了当时的一些记录。有一条是:如果我们只是想变得快乐,很容易。但我们想比别人更快乐,这很难。因为我们总是以为别人比我们快乐。——《社交点赞: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态度?》(中国新闻周刊) 13 年前只是觉得这句话有道理,现在见过太多人后,才真的懂了「别人的快乐未必是真的」。比如一个全职自媒体的朋友,他不开心的理由是:很怕自己的创意枯竭,怕明天同赛道又有新的厉害的人出现。比如一个在他们公司职位很高的人,她不开心的理由是:房子当初装修就不该让家里人决策,现在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一个全球旅游的朋友,他不开心的理由是:每天都很慌,一方面因为现金流为负,一方面因为担心回来后无法找到以前收入相当的工作。比如一个看起来什么都无所谓的朋友,她不开心的理由是:找不到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不开心好像是当下的一个通病:对环境不接受,对工作不喜欢,对自己不满意。每天陷入在愤怒、焦虑、烦躁的状态。工作时苟着,工作外宅着;网络上暴躁,网络外沉默。情绪可以突然高亢到热泪盈眶,也可以突然低落到心灰意冷。也有一些人看到了这种状态的机会。于是他们会主动去找到那些让人生气的理由,然后用图片、用视频去点燃你的情绪。因为让一个人快乐可能要 1 分钟,但让你愤怒只要 1 秒。你的情绪,也是他们的生意。昨天有朋友分享了他让自己不受影响的方法:既然外界的情绪干扰躲不开,不如主动给自己划一道防线。如下: 1. 不看弹幕。 2. 不看评论。 3. 不看热搜。 4. 不看热点点评。 5. 遇到轰隆隆音效的视频马上关掉。 6. 看书。 7. 看纪录片。 8. 看电影。他说,完整的作品会相对克制,点状的内容则多是情绪。既然自己的情绪不好,就减少外界的干扰。也是一个方法。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