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好朋友分众的老宋,拿到了 Qwen 的记忆功能内测资格。我当时还挺纳闷:为啥他有,我没有? 结果一星期过去了,昨晚我也收到了 Qwen推送,赶紧上手玩了会儿。这个功能还在灰测阶段,大概只能记住五十条内容。国内最早试水记忆功能的是 Kimi,后是百度文库。 Kimi 后来好像转去做了 K2 模型,就没太多声音了;百度文库那套记忆系统更像「情境记忆」或「工作记忆」。我在一个 chat 窗口聊半天,突然想到昨天说过什么,它能调出那段上下文,就能直接接着聊。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因为背后在「复刻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记忆是分层的:有短期的、长期的,也有外部记忆,比如:笔记、日记这些碎片。现在的 AI 发展路径,几乎照着这个逻辑在走。短期记忆对应「上下文窗口」;长期记忆对应「我的偏好」,能记住我的语气、风格;外部记忆,能调用笔记、文档、资料库。 Qwen 这次的尝试,更像在打通「工作记忆」和「语义记忆」,我觉得,这一步挺关键,因为往后要做Agent的话,肯定离不开这套东西,像国外也有不少AI公司在做了。比如 Anthropic Claude,它能自动记住过去的对话细节、偏好,用来继续之前的话题,不过,目前主要针对团队和企业版本。 Microsoft Copilot 里也有一个「Memory feature」我用过,它说能记住一些东西,但似乎没那么丝滑。我现在主要用 ChatGPT 的记忆,每次窗口聊完,我根本不用删,只要对它说一句:「你觉得这次我们聊的重点是什么?或者,你觉得我有什么特殊倾向?帮我提炼一下,记住。它很快就能搞定,下一次再打开新窗口,它依然能够遵循我的偏好、性格聊下去,所以,记忆,才是AI的灵魂啊;感兴趣可以去看看有没有灰度到自己。此前关于记忆的研究:记忆+分支,昨晚ChatGPT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