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偷摸发了三个 M5 产品,我为什么还是 M1 钉子户?早上看到群里有墨友说苹果没开发布会就上线新产品了。啊,不应该呀,难道苹果都知道自己没啥可说的了么?打开苹果网站一看,果然,基于 M5 芯片的 14 寸 Macbook Pro,iPad Pro 和 Vision Pro,就这样墨墨上架了。我的 iPad Pro 是上一代的 M4 芯片,Vision Pro 就不考虑了,唯一想更新换代的是手里的 16寸 M1 Max MacBook Pro。2021年的,64G内存。看完最新的 14 寸 M5 MacBook Pro 之后,我决定再等等,继续当 M1 钉子户。 M1 真是划时代的芯片技术,用到现在,依然我最稳定的一台工作机器。理由不复杂,甚至有点“保守主义”:第一,M1 这代产品太强了,无论是 CPU、屏幕、内存、音响和存储,当时都是代际的更新。四年过去了,Liquid 视网膜 XDR 显示屏清洗靓丽,CPU 性能强劲,几乎没有发热,续航 4 年仅下降了 25%,外出使用毫无惧色……我的日常是写作、阅读、剪短视频和音频、处理照片、跑少量 Python 和本地模型推理等等,M1 的能耗和续航让我外出办公也能安静地完成全天输出;第二,生态磨合。M1 上的工具链、脚本、字体、快捷键和自动化已经彼此找到了位置,换机意味着要在这些小事上重新进行一些调整,即便是双机对拷,也得花点时间;第三,边际收益递减。M5 的提升直接对标了 M1,提升是真提升,但是没有 16 寸 的版本,也没有 M5 Pro 和 M5 Max,对我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大,更没有从 Intel 跳到 M1 那样巨大的惊喜。这次苹果没有发布会,说明苹果在把产品发布当作基础设施更新:芯片代际变更是供给侧的自然演进,不再需要舞台叙事。这跟今天很多 AI 产品很像——模型升级变成后台常态化,用户面对的是功能表面的一小行更新日志。对用户来说,这也是一种提醒:别把升级当成消费目的,先看看你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什么用户应该入这台 14寸 M5 MacBook Pro 呢?喜欢 14 寸这个尺寸的,有高能耗需求的,比如编程、剪辑音视频、处理大量数据等等,最重要的是,非 M 芯片的用户,绝对值得升级。是的,Mac 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了。看最新苹果财报,Mac 的增长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