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也刷到了这条新闻,前不久歌手郑智化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在深圳机场的登机经历引发争议。一众讨论中,一个更核心、更有意义的议题进入了公众视野: 一个残障人士想要和大多数人一样出行,到底有多难? 据统计,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奇怪的是,我们身边似乎极少出现他们的身影。前两天同事@甄珍 走在路上听到这样一段对话,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指着盲道问同行的奶奶:“这是什么?”“盲道,给盲人用的。”“那我怎么没见过盲人啊?”“我们现在没怎么有盲人了。”真正被隐匿的不是残障人士的身影,而是他们的需求。就像脱口秀演员黑灯曾在演出中吐槽的那样,有的城市为了美观,用不锈钢材质来建盲道,下完雨后和溜冰没有区别。而我也是在和一些轮椅使用者交流后,才了解到,很多楼梯旁的坡道其实都过于陡峭,行驶起来十分危险。我逐渐意识到,健全是一种处境,一种极容易忽视不便、忽视障碍的处境;残障也是一种处境,一种会轻易失去尊严的处境,一种容易被世界排除在外的处境。所以今天,我们想向残障人士发出征集,你在日常的出行中,切身感受到了哪些问题?你希望这些情况得到怎样的改进?任何细节都可以,欢迎你分享出来。如果你关注这件事,发现了你所在的城市里,有哪些设施给残障人士出行带来了潜在的不便,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以70岁作为平均寿命,人一生中约11%的时间处于“残障状态”,包括幼年、衰老、伤病、提重物和文化冲突等,这期间需要无障碍设施或环境来支撑。换句话说,我们总会经历暂时有“障”、暂时有“碍”的时刻。所以,今天这篇文字是关于残障人士的,但也同样是关于所有人的。一个无障碍城市,是为所有人而建设的。我们和脱口秀演员黑灯共同发起这次征集。这不止是一次记录,我们希望那些不为人知的需求被看见,希望残障人士可以正常地出门、安全地出门、放松地出门,尽管这件事任重道远。

新世相 2025-10-30 22: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