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帖子,看得我五味杂陈。发帖的博主说,自己失业几个月,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本以为可以松口气,入职后才发现,1万的工资被拆成好几份,一级一个KPI。日常工作既要做剪辑,又要写文案,还得当流量投手和设计师,一个人干四个人的活。现在每天都在内耗,工作想着离职,离职又担心失业。说实话,我特别理解这种纠结。因为我创业前的不少大厂朋友们,很多也面临类似的困境。 35岁、40岁,论履历,搁以前那是猎头抢着要的人才。而现在,放低姿态,期望薪资一调再调,也找不到匹配的工作。看到最后,甚至只剩下了保险业务员。她们并非不能屈就,只是内心无法接受,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和职场拼杀积累的价值,在市场上被如此清零。我身边35+的朋友们,也清晰地呈现出一种K型分化的趋势。要么,是人中龙凤,一路拼杀到金字塔尖,成为极少数无可替代的高管;要么,就迅速从职业快车道上滑落,面临大幅降薪甚至失业的窘境。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没能升上去的,大都要在40岁左右,开始面对给年轻人让位的无形压力。回过头看,我也正是因为出来创业,侥幸躲过了中年优化的风暴(当然创业也有自己的压力)。但正因为跳出了打工的围城,回头看时,才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打工终局,可能真的被设定在了40岁左右。所以,烂工作和没工作,哪个更痛苦?都痛苦。真正不痛苦的,是在还有选择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铺第二条路。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朋友,我给不出什么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市场的残酷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今天还在职场里的、尤其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我有一个掏心窝子的建议:永远要两条腿走路,从今天开始构建一条能够创造现金流的副业。所有的副业,最值得职场人尝试的,是成为一个IP操盘手。这个职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非常接地气,而且市场需求巨大。主要工作就是帮那些有产品、有技术,但是不知道如何在线上做流量、搞变现的老板、专家们,做内容策划和落地。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这样的转变,我开设了一个小课,专注于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IP操盘手。关于这个副业到底有什么好处、如何入门,9.9元,8小时直播+6小时录播,一次给你讲清楚。不管你现在做什么,都建议你听一听,也许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这门课已经有上万人上过,如果听完没有收获,无理由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