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热爱才能带来卓越。就是我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是错误的,绝大多数人不是因为热爱而卓越,而是因为卓越才热爱。就是你得把这件事干好,你才会觉得有意思。就像你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如果上来就上强度,那你很快就会气馁、厌烦,进而放弃。但是如果你能轻松考到年级前十,收到家长老师明星式的礼遇,你会瞬间对数学感兴趣。有成就,才会有「多巴胺」。这是大脑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是因为一些快乐行为,被大脑刺激分泌出来的。《上瘾》这本书就说过,很多人对某些行为上瘾,比如烟、酒、性、游戏,这些行为刺激大脑,产生了多巴胺让人快乐,因而上瘾。从这个角度严格来说,人是对多巴胺上瘾,而不是对具体的行为上瘾。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几乎都是在几个舒适状态里,来回地重复。比如每天走同样的路线,吃差不多的早饭,下班后固定的刷短视频、打游戏。甚至有些游戏,他们玩得也是固定的角色,玩固定的套路,玩固定的打法。你看这个人,打游戏打得极其上头,但如果认真观察,发现每天的套路似乎差不多。于是你就好奇,他为什么不腻?因为本质上,他们习惯了用这些东西,来产生多巴胺,只要还有多巴胺,他们就会感觉快乐。但是这类行为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都属于消耗性动作,很难产生有价值的积累,产出很低。二是很容易上瘾,对其他的事情丧失兴趣,每天只想躺着、打游戏、刷抖音,这些能产生多巴胺的行为。三是会收缩他们的视野,他们只会关注自己爱玩的东西,其他的机会、变化,统统看不见。所以追求掌控感,追求自我娱乐,时间短了没什么,时间长了人就会变消沉,疲惫。那该怎么解决呢? 1、全面戒断「快乐」,在 30 天内停用一切,能让你消磨时光的东西,比如社交媒体、游戏、短视频、黄色、酒精等等,让你的大脑重新适应没有多巴胺的生活。甚至要让你感受无聊,因为只有当你无聊,你才会探索新世界,会学到更多东西。 2、每天走一万步,早中晚餐后各走 20 分钟,通过运动提升睡眠质量,控制血糖,减少你坐在那里寻找多巴胺的可能性,同时也是重新激活你的身体。 3、让自己感受「痛苦」,这里的痛苦不是自残,而是学习和成长带来的痛苦,比如你可以读一本比较难的书,或者学一个新技能,拆解一个新账号并模仿,这会重新激活你的大脑的思考能力,而不是一遇到困难的工作,就想睡觉、刷手机、打游戏。

进击的阿秀 2025-11-10 12:2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