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如何看待体制内娇妻这个现象。体制内娇妻这个事,其实很简单。国内的一线城市,或者说大城市,它和普通的地级市,县城的分裂,是特别大的。一样都是公务员,一线城市公务员的负担和地方完全不同。如果按辛苦程度排序,我可以这么说:县城公司工厂牛马>大城市公司牛马≈大城市体制内牛马>新一线公司牛马>新一线体制内公务员>地方城市/县城公务员全中国最痛苦的不是在一线城市打工的人,而是在非一线城市,非体制内打工的人。就拿一个简单的双休为例,即便是在广州这种地方,你想找一个能双休的工作也非常少。你去比广州还次一级的城市,基本你就特别难受了。这种难受会随着城市的降级而增加,直到县城里的企业工厂打工牛马。这些人基本上和旧社会地主家长工没什么区别。而县城和地级市的体制内工作,劳动力的空闲程度,是绝对超出你的想象的。朝九晚五正常上班效率的人,在这些地方,都能成为先进个人,都会成为怪胎,根本不存在卷的情况。网上很多人喜欢冷嘲热讽去大城市打工痴心妄想,坚定的认为还是回老家好的人,他们其实用的是跨行业比较。小地方国企和体制内的状况,对比大城市企业内的状况。他们不会用小地方私企的状况,来对比大城市私企的状况。在他们的字典里,默认回小地方,肯定是考个公务员,或者找个国企上班,没有去私企打工的选项。但事实上,在地方城市的私企上班人员,这个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一旦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就视而不见了。所以为什么会出现体制内娇妻这种现象?因为大城市的打工人,县城的打工人,还有大城市的体制内牛马,认真兢兢业业奋斗,这些人的负重前行,保障了全国各个小地方娇妻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