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来到公司打开飞书发现,飞书的多维表格上线了一个新功能,叫“应用模式”。打开多维表格,一堆新组件就扑面来而:页面、详情列表、聚合列表、切片器、透视表· 很显然,多维表格“应用模式”要解决的是“业务人员能真正自己搭系统”这个老大难问题。飞书这次发布的“应用模式”既不是表格的增强版,也不是低代码简化版,而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系统搭建范式重构。飞书的应用模式整合了页面、列表、仪表盘图表、日历、画册等常用系统组件,通过简单的托拉拽即可以将底表数据映射为更贴近业务场景的可视化界面,不需要任何技术背景,业务人员就能自己做流程、控制权限、配界面、连接多表,并且天然对移动端友好。在“人人可搭建业务系统”这条路上,飞书的多维表格长期是行业里走得最彻底的探索者:既能承载千万级数据,又能支撑复杂计算;既是协作工具,也是企业级数据库与流程引擎;事实上多维表格已经在零售、制造、通信、汽车、电商等行业承载核心业务场景。现在的多维表格,更像是企业核心数字系统的构建引擎——不仅打通了数据孤岛,AI 字段深入到每个单元格,200+ 的AI 节点也能融入业务流程,真正让 AI 在业务链路里“跑起来”。应用模式这个新功能的出现,是这条路线走到成熟后的必然结果。现在业务团队可以自由组合跨数据库的数据源、构建仪表盘和操作面板,对关键字段加粗、突出、排列,自定义不同角色看到的界面,以业务逻辑来驱动系统形态。怎么干呢?选一个业务场景表格数据,打开应用模式,把组件拖到画布里。然后定制界面、关联多张数据表、配置数据权限,最后把 AI 能力加入字段和流程里,就可以发布了。比如我们来搭一个 CRM: 1. 拖一个列表组件 → 绑定“客户表” 2. 加一个详情页 → 查看客户完整信息 3. 拖一个日历 → 管线跟进日程 4. 加一个图表 → 展示客户增长趋势 5. 设置权限 → 销售只能看到自己客户 6. 工作流接入 AI → 自动生成客户画像 7. 手机端使用 → 外勤同步更新跟进记录一个可用的 CRM 就完成了。多维表格不再只表格工具竞争,而是进入 aPaaS、行业 SaaS、企业 IT 的交叉地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轻量系统平台”。多维表格的演进,就是不断拆掉企业搭系统的门槛的过程。应用模式上线之后,业务团队能直接上手干的事就更多了,也会有很多机会出现。

MacTalk 2025-11-20 17:00
推荐阅读